媒体中心
公司要闻媒体聚焦豫光影像图说豫光豫光报公司出版物

6S管理让难点变亮点

发布日期:2024-11-28 9:30:37

本报记者 胡 艺 通讯员 屈联西 李 超

  11月21日,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锌业二厂浸出工段焙砂下料岗位的职工张磊正在拖洗地面,他笑称:“现在每班至少要给地面‘洗一次脸’,再也不用担心它变黑了。”设备包机人员段金亮则笑呵呵地擦拭着下料螺旋说:“以前低头弯腰清理螺旋下的积料还动不动就被考核,现在几天擦拭一回设备就足够了,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地接受表扬了。”
  曾经的焙砂下料岗位,处处积灰,地面被粉尘所覆盖,每走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料仓与下料皮带的接口处更是冒灰的重灾区。如果再遇到紧邻的废液输送管道发生喷溅漏液,现场将变得如同泥沼一般,岗位人员戏称这个岗位为“黑煤窑”。
  2024年,是锌业公司的现场提升年,同时也是锌业二厂的管理提升年。3月底,锌业二厂以创建中国有色冶炼行业标杆为目标,参考国家重污染天气管控A级企业的评定标准,依据豫光集团公司6S现场检查标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6个项目,制定了打造“标杆工段”的提升清单。持续开展“打造标杆工段”的评选活动,重点加强生产现场的难点、盲区、公共区域以及交接班检查环节的管理。生产科每周对各工段现场提升工作进行评比,并通报奖励:第一名奖励参与区域提升的人员100~300元;第二名奖励50~200元。
  焙砂下料岗位首当其冲地成了锌业二厂治理的重点。4月初,工段及岗位骨干人员围绕料仓结构及下料工况,征询了不同厂家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后,将原本开放式的皮带下料方式改成了螺旋密闭式下料,从根源上有效地杜绝了冒灰现象;同时,还在废液管道的所有法兰处统一加装了自制的防喷溅圈,从而杜绝了大面积喷溅导致的现场污染现象。
  “条件已经大幅改善了,伙计们先集中力量每天清理出5平方米的区域,清理出来的区域经过工段验收后将纳入交接班管理,确保每班都能保持。”工段长邓果果吹响了6S攻坚的冲锋号。3个班组你追我赶,有的从机修处借来磨光机,对地面的积料结块进行打磨;有的则穿上雨披全副武装地清理墙壁和管道上多年积累的灰尘。经过一周的努力,成功地将“黑煤窑”打造成了工段的一个亮点。其他几个工段的工段长、班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锌业二厂厂长朱志刚表示:“焙砂下料岗位是浸出工段乃至锌业二厂中难点变亮点的第一个岗位,也是变化最为突出的一个岗位。”
  在焙砂下料岗位的带动下,锌业二厂浸出工段的氧化锌中酸浸岗位、银浮选工段的浮选岗位、极板工段的极板制作岗位以及电解工段的大厅剥锌区等一个个曾经的现场难点,也先后蜕变成了亮点,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以及运行高效化的目标,为锌业公司全面达到国家A级企业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